汇算清缴检查要点?小编老师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可以将其理解为情况有很多种,相关的知识小编老师都会在下述文章中进行阐述的,对你们学习认知这个问题肯定是有所帮助的,建议同学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学习。
审核是否存在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的费用误计入待摊费用,费用入账是否有合理的凭据。其他应收款及其他应付款 其他应收款是暂付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是暂收应付款 审核各科目的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明细科目一般有:个人往来,押金,保证金,企业之间的往来款。
重点关注是否存在收入挂在应付款下面的情况。应付款项也是税务稽查最喜欢检查或必查的科目,实务中有些企业收到了交易产生的货款不及时确认收入而将款项挂在应付款下面。关注“预收账款”中预收定金、预收款等,是否存在货物已经发出的情况。
企业在年度终了结账的时候,需要根据盘点的数据和财务软件里面的科目余额表数据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才可以结账。另外,一般情况下,企业还应该根据*申报表的数据和企业软件里面的*各项下级科目余额核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与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核对,对于税负率也需要进行考量,降低税务风险。
各往来账项应核对清楚 结账前,应对本年度的应收、应付往来账项余额与供应商或客户核对清楚,尤其是长年往来交易额比较大的账项,年底结账前科目发生额及余额应重点关注。
准确核对账务数据 在年末结账前,必须对全年的账务数据进行仔细核对,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这包括核对各科目余额、核对往来款项、核对库存商品等。只有数据准确无误,才能保证年终结账的顺利进行。清理往来款项 年末结账前,要对所有的往来款项进行清理。
1、资产损失报批要点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企业所涉及的资产类损失范围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等货币资产,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等非货币资产,以及债权性投资和股权(权益)性投资。
2、企业财产损失报批需注意时间点:损失应在发生当年申报扣除,不得提前或延后,如需审批应在纳税年度终了后15日内集中一次报税务机关审批。逾期申报的财产损失,不得扣除。证据提供:发生自然灾害、永久或实质性损害需要现场取证的,应在证据保留期间及时申报审批。
3、当企业遭遇财产损失时,首要步骤是进行细致的清点并尽快提交申请。一旦损失事件发生,企业应首先接受相关部门的处理,之后在规定时间内,即一个月内,将相关情况送交至市地方税务局,与有关部门一同确认,由中介机构进行审核。
4、一)单项或批量金额较小(占企业同类存货10%以下、或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增加亏损10%以下、或10万元以下。
1、什么是应交税费审计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营业收入和实现的利润,要按规定向国家交纳相应的税金。
2、应交税费审计是指审计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营业收入和实现的利润,要按规定向国家交纳相应的税金。程序:获取或编制应交税费明细表,复核其加计数是否正确,并核对其期末余额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分类账合计是否相符。要注意印花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等是否计入应交税费项目。
3、审计报告中提到应交税费,通常是指在审计年度内已经发生但尚未缴纳的税费,其中包括留抵税款。留抵税款是指企业已经扣除了但尚未实际缴纳的预付税款、已缴纳的税款中已在税法规定的年限内无法退还的部分、以及其他留抵的法定情形。
1、现金和银行存款核对:确保账面余额与实物相符,现金超出限额要及时存入银行,避免现金负数。 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对账:确认无未达账项,所有账户在账务中核算,个人账户视同公司存款管理。 资产盘点:存货、固定资产需与账面数核对,确认无积压、报废、损失,确保采购发票齐全。
2、现金和银行存款核查现金与账面余额相符,无超额现金,确保账实相符。银行存款核对对账单,无未达账项,所有账户都应在财务记录中体现。个人账户使用需规范,避免混淆公司资产。 资产盘点存货:核实实物与账面数量,处理情况及时入账,确保成本合规。
3、年终奖:依据员工考核指标或历史发放标准计提,次年汇算清缴前发放,否则不得税前扣除。 减值/坏账/跌价准备:年末进行减值分析,根据可变现净值、资产可收回金额确定准备金,未经核准不得税前扣除。
4、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均结转至本年利润。结转成本、支出、税金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税金结转至本年利润。结转各项费用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均结转至本年利润。
5、费用计提 会计与税法在费用处理上有差异,按照税法权责发生制原则,只要在汇算清缴期结束前支出并取得凭证,即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此阶段应重点对工资、社保、年终奖(绩效奖)、管理费用、利息费用及研发费用进行合理计提。
6、一是基于行政管理活动收付款项的收付款凭证。主要有行政性收费收款收据,如执法机关的罚没款项、司法机关的诉讼费用、某些行政机关颁发执照、许可证等收取的登记费、许可费等。二是基于单位内部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需要,划分单位内部和个人经济责任的收付款凭证(内部结算凭证)。
1、纳税人因计算错误导致少缴税款税务机关的追征年限是三年;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条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2、那么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非主观故意的计算公式运用错误以及明显的笔误等等失误造成的,累计金额在10万元以下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予以追征税款、滞纳金;累计金额超过10万元的,税务机关在5年内予以追征税款、滞纳金。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文件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条: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注1:计算错误等失误,是指非主观故意的计算公式运用错误以及明显的笔误。
5、因纳税人失误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追征税款和滞纳金。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5年。对偷税、骗税、抗税的,税务机关可以无限期追征税款及滞纳金。纳税人多缴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立即退还。
6、【答案】:B 【解析】因计算错误而未缴少缴税款的,追征期为3年,特殊情况延长至5年。
公司的员工福利,包括保险和住房公积金,通常由公司和个人共同承担。当公司代缴个人部分时,这笔支出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但请注意,这部分费用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是不能税前扣除的。所得税汇算清缴要点/ 首先,检查利润表,确保企业所得税税负率正常,避免因税率异常导致的补缴义务。
计提公司部分:借:管理费用-社保716,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716;计提工资:借:管理费用-工资35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3500;次月缴纳社保: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716,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部分279,贷:银行存款995;发放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3500,贷:其他应付。
社保,住房公积金全部由公司承担,个人负担的部分,应该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并且,不能税前扣除。.如果个人部份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也不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上述整理的资料信息介绍了汇算清缴检查要点的知识,如果大家对汇算清缴检查要点有哪些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汇算清缴的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