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观:汇算清缴不做的后果有:限制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权利和出行;税务机关会依法追征税款;涉及违法犯罪的会承担刑事责任。
实例分析,轻松掌握那么什么是所得税汇算清缴?通俗点讲,其实就是对上年度所得税清算的一个过程。
由税务局或者中介机构查账。主要是看看企业成本上的核算是否合理费用问题有没有不合法单据或者不应下费用的问题还有固定资产折旧是否多提。原材料或者库存商品入库是否有合法的发票。是否存在未开票收入等等。
目前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很大,在成本费用税前列支方面,税法规定了可以列支、不允许列支和限制性列支等项目,这就要求纳税人逐项审核成本费用项目,对不符合规定的要在汇算清缴时予以调整。
1、检查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不一致也可能导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不勾稽。财务人员需要检查公司是否在不同的时间点采用了不同的会计政策或者会计估计,如果有,需要进行调整以保持一致性。
2、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是要同步修改“未分配利润”期初数的,这样,两个报表的钩稽关系就没问题了。
3、这个可能是你处理时不当所致,汇算的税是上年的,所以你应该记入利润分润科目,直接过渡,不要通过所得税来做了。
4、月份汇算清缴所得税补交所得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做分录,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直接计入未分配利润中即可。
5、没有规定年末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一定要等于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
1、检查财务报表和企业所得税报表的不一致原因,确定是哪一方的报表数据有问题。弥补报表不一致的数据。
2、财务报表编制中的误差:即使数据是正确的,但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可能存在一些误差,例如计算错误、填写错误等。这些误差可能导致税务系统提示不符合。税务系统错误:税务系统本身可能存在错误或缺陷,导致提示不符合。
3、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按本季度三个月利润表合计填写。企业所得税率25%。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25%。
4、第一项填原值,第二项填当年折旧,第三项填累计折旧,第四项填原值(同第一项),第五项填当年折旧(同第二项)第八项填本年折旧(同第二项)。第九项不要出现,负数后余额增加,放倒以后折旧,不需要调整。
5、业外招待费、广告费 税金(增值税不允许税前扣除,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不允许税前扣除)白条做帐部分,需要自行挑出来。
6、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制表惯例,申报表中存在勾稽关系的“行、列”,一般会在填表说明中标注计算公式,表明彼此之间的表内关系。 误区2:“营业成本”项目含“期间费用” 正解: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有。税务局可以查看到所有更正过的财务报表。报表是向上级报告情况的表格,用表格、图表等格式来动态显示数据,可以用公式表示为:“报表=多样的格式+动态的数据”。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不查账。汇算清缴你会计找出不合规的票据进行调增的,将最后调整后的表报给税务局。
查得到,但不是任何人登陆税局网站的都能查到,要从专管员这一端,才能看到自己企业汇算清缴的情况 ,查到了的话,有些以前年度的内容也是可以有改的,有些不能改,改了就会产生滞纳金。
推荐阅读:《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相关问题详解》红字发票冲销频繁 金税三期上线之后,企业所得开票和作废信息在系统中一目了然,都在税局的监控之下,如果红字发票冲销记录无法证明业务实际发生过,就会被判定为偷漏税。
税务局可以帮忙查询企业个税记录。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可以登录地方税务局网上办税服务厅-办税服务-统计查询-申报历史查询或个税申报历史查询。
如果记账凭证正确,只是登记入账时发生误记,导致总账和明细科目金额的不一致,在月末结账前可以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
两种处理方法,一是账务不作调整,纳税调增就行了(假设金额不会影响到以后期间),二是按照会计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前期本年利润。
在汇算清缴过程中,企业不可以改变年度财务报表,因为年度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当年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进行记录的真实记录,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具有法律效力。